- 清空播放記錄
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


- 吃橙子大王:61.235.231.245才意識到,原來小學六年級的一次無意識改名,無意中握緊了未來的方向盤
- 樂高:210.46.158.127瘟疫與彌天大謊,愛與背叛。(另,標簽消失了,致這個美好的時代。)
- s決定黑羽x:123.232.104.244看美國中產階級白人小孩的青春成長完全是自我虐待。電影對幾位主角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曆的描寫,就好像得有什麽刻骨銘心的創傷人才會變得內向,而不能生來如此。(寫到這裏我自我懷疑了一下,我真的是生來如此嗎?還是說東亞就是一場漫長的精神創傷?) 總之,前半段他們的生活時而讓我感到輕蔑、恨鐵不成鋼、嫉妒和荒謬這幾種情緒的混合。迄今我看過的,我認為最貼近我和我身邊同齡人的集體記憶的寫高中生活的作品,竟然是《和衡水中學在一起的2557天》… Anyway 我很喜歡影片的結尾。那段娓娓道來的獨白讓我眼前浮現了那幾年夏天,像電影裏這樣開著夜車在隧道兜風的瞬間。 “如果有一天我不再給你寫信,那是因為我正忙著學會參與。” “在這一瞬間,我知道自己不是悲劇的主角。” 而我也會珍藏這些專屬於我的美妙的瞬間。
- 先走出家門吧:36.61.44.11必須承認是因為劉亞仁,所以完全出於私心而打了四星。算是個好故事,可惜講故事的方式不太好,當時收視率不高是可以理解的,盡管後麵盡力找回節奏也是無濟於事了。朝鮮時期的故事深度應該配得上更豐富的情節,而現代戲的部分加入了太多沒必要的情節和角色。如果故事的前半段傾向於輕鬆、都市,然後慢慢傾向於曆史、嚴肅,同時夾雜著人物關係和情感的交錯,現代劇情也少點狗血劇情和刻板角色會更好,否則時常懷著沉痛的心情麵對輕鬆的劇情,或者反之,都讓人覺得怪怪的。這個劇本和劇中韓世主的小說《芝加哥打字機》一樣,缺少明確的題材定位,但韓世主有一定要這樣寫的羈絆,編劇卻並沒有;劇中人物可以有著跨越百年解不開放不下的執念,編劇最好不要放任自己的執念過深而忽視了現實因素,除非一定要這樣做的理由足夠充分。
- 智明視光:123.234.178.30簡單與波瀾不驚,去感受時間流逝。當男孩再次啟程,不是結局,是新的開始……